新闻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康科普 >

新闻动态

静脉炎知多少

发布时间:2024-05-06 20:00

一、静脉炎是什么?

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炎症,表现为疼痛、红斑、水肿、条纹或条索状形成。依据静脉炎发生的机制分为机械性静脉炎、化学性静脉炎、感染性静脉炎、血栓性静脉炎、输注后静脉炎五种类型。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输注治疗并发症,其发生率为2.5%-45%。

图片

诱发静脉炎的原因有哪些呢?有患者自身因素、导管类型及材质、穿刺者技术及穿刺部位、血管情况、输液频率及输注液量、固定不当等引起。

二、静脉炎有哪些类型?

1.机械性静脉炎

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静脉穿刺或导管摩擦静脉血管内膜所致,主要发生于外周静脉穿刺损伤静脉血管内膜,如短导管/中长导管PICC导管对静脉血管内膜的摩擦。

图片


2.化学性静脉炎

化学性静脉炎是由输注的液体损伤静脉壁内膜上皮细胞所致,常见于外周静脉输注,主要是高浓度、刺激性及腐蚀性药物,输入速度过快、时间过长超过了静脉血管的应激能力,导致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致。

图片


3.感染性静脉炎

感染性静脉炎或称细菌性静脉炎,是细菌(外源性或内源性)感染导管留置部位静脉内膜所致,常见于外周静脉输注,由于穿刺点细菌沿导管进入血液或局部细菌感染所致。

图片


4.血栓性静脉炎

血栓性静脉炎指静脉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,同时伴有血栓形成,是一种常见的血栓性疾病,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,常发生于PICC、CVC,是导管插入后形成静脉血栓刺激血管壁,启动炎性反应而致。


5.输注后静脉炎

输注后静脉炎指拔出静脉血管通道工具(VAD)后48小时内发生的静脉炎,主要发生于外周静脉导管。

图片


发生静脉炎后常见的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,穿刺部位疼痛压痛、红斑皮温升高、肿胀、无弹性,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

三、发生了静脉炎怎么办?

1.外周静脉短导管引发静脉炎,首先要停止输液。


2.拔除外周静脉短导管,评估导管需求,如需要则在对侧肢体更换短导管。


3.确定引起静脉炎潜在原因:机械性、化学性、细菌性、血栓性及拔出后静脉炎。


4.将静脉炎严重程度及潜在原因告知医师,如有脓性分泌物,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。


5.可进行局部热敷20分钟,每日3~4次,避开穿刺处。


6.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红肿区域,待自然脱落或2~3天更换。


7.将土豆削成薄片,贴于静脉炎处每日可多次更换(以土豆片自行脱落为更换指征)。


8.如意金黄散外敷与香油混合或水晶丹等,外敷在患处每天两次。


9.腐蚀性液体建议使用中心静脉通路输入,避免外周输液。


10.化学性静脉炎遵医嘱局部封闭。

图片



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即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