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医院新闻 >

新闻动态

仁者心术——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

发布时间:2014-07-10 00:00

 

    (记者胥金章 杨雷)柳叶刀尖,在心脏内密如蛛网的血管中游走、划动,一转一合间,妄图肆意吞吃肌体的肿瘤被巧妙移除。

  握着手术刀,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、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、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,就像摆弄吃饭的筷子。这块如拳头般大小的生命禁地,每一间心室、心房,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。

  35年的磨砻淬砺,他先后领衔完成国际首例高原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、国内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、国内首例“异位心”矫治手术等3万余例,成功率达98.5%。

  回首过往,肖颖彬总是说,是一个个患者的身躯铸就了一座座医学高峰。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肖颖彬的造诣,更大程度上,是因为他具有一颗敢于担当的医者仁心。

  大医精诚——“如果只做没有风险的手术,病人就会对医生失去信心,医学就永远不会进步”

  肖颖彬依然记得30年前的那个绝望的眼神,那般无助的表情,以及那些悲痛欲绝的家属。

  1984年,当肖颖彬还在攻读心血管外科硕士学位期间,他经管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患严重冠心病心肌梗塞,施行冠脉搭桥手术,限于当时条件和技术水平,患者没有抢救成功。

  家属的恸哭仿佛闷鼓一次次叩响肖颖彬的心扉:“作为一名军医,我真的不想让这样的场景在我的从医生涯中再现。”

  为了磨练心脏缝合技术,肖颖彬大腿上的裤子成了他的“训练场”,白白净净的双腿被针扎得血肉模糊,布满老茧的双手摸上去硬得犹如一粒粒小石头;小白鼠花生米粒般大小的心脏和鸡爪上宛若发丝的血管成了他的“试验田”,一颗颗晶莹剔透、吹弹可破的心脏表面,留下了肖颖彬宵衣旰食、用针线勾画的印记。

  凭着精湛的医术,1996年,年仅32岁的肖颖彬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心外科主任。

  心脏是人类最复杂、最重要的器官之一,而心血管外科也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、挑战性最大的科室之一,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生命,被形容为“在刀尖上跳舞”。

  心脏外科手术,过去一直是在心脏停止跳动、心脏内无血的情况下进行,较早研究的心脏不停跳情况下的心内直视手术,存在因血液不断泵出导致手术视野不清、心脏内排气困难等问题。年轻的肖颖彬夙夜奋战,与团队在1000多次动物试验的基础上,突破关键技术,创立了“心脏同步引流法”和“综合序贯排气法”等一系列新技术,实现了心脏手术从“停跳”到“不停跳”的新跨越。

  “如果只做没有风险的手术,病人就会对医生失去信心,医学就永远不会进步。”肖颖彬说。

  2000年11月10日,藏族儿童拉巴次仁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。

 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拉巴次仁,室间隔缺损8毫米,并发肺高压和心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。

  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进行心脏手术,难度极大、风险极高。经过5天的反复论证和充分的术前准备,肖颖彬与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一起,完成了世界首例高原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,创造了心脏外科史上的生命奇迹。

  翻开肖颖彬的履历,像这样的“领先”“记录”“奇迹”不胜枚举。他却把这些刻在自己身上的符号当作一种激励:“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医生,就会步步后退;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科室,就将变成一潭死水;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医院,就会被时代所抛弃。”

  敢于担当——“哪怕病人只有1%的希望,也要尽100%的努力去救治”

  当18岁的张新扬手捧大学通知书再次站到肖颖彬的面前时,他已经辨认不出这个小伙子的模样。

  1996年,肖颖彬第一次见到张新扬时,他还叫张天扬,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。作为一名复杂先心病患儿,张天扬的生命正在病魔的利爪中翻滚、摇荡——全身血量少、心脏小、组织细嫩,手术异常困难。

  肖颖彬的态度毅然决然:“哪怕病人只有1%的希望,也要尽100%的努力去救治。”

  7个小时的手术,7天7夜寸步不离的坚守,张天扬再次睁开那双清澈、透明的眼睛。出院时,父母为表达感激之情,将孩子的名字改成了“张新扬”——“新”,象征着肖颖彬所在的新桥医院,也象征着饱受苦难之后的新生。

 时至今日,新桥医院的心外科监护室里依然躺着许多嗷嗷待哺的婴儿,这一方面表明了肖颖彬在婴幼儿先心病上的苦心造诣,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对这些小生命无限的怜爱。

  在肖颖彬的眼中,生命是至高无上的。只要有生的希望,他就敢于放下一切,拼尽全力诠释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担当。

  年过花甲的大学教授刘泽培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新桥医院的——肾癌晚期的他,癌细胞已经大面积转移,静脉血管犹如堵塞的下水道,大量癌栓侵蚀了他的胸腔、腹腔,濒临死亡。

  从胸腔到耻骨的“大开膛”,几乎囊括人体所有系统,这样规模庞大的手术,无人敢应。

  这次涉及9个科室10多位专家的全院大会诊,关键时刻,还是肖颖彬拍板:“保守治疗病人肯定没有机会,只有手术病人才可能会存活下来。”

  45厘米长的切口下,肖颖彬和其他科室专家展开了一场生命接力。经过整整12个小时的奋战,患者体内近100厘米的栓塞组织被彻底清除,手术取得圆满成功。

  当刘泽培重返讲台时,学生们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让他热泪盈眶。他把这些掌声通过电话献给了肖颖彬和新桥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:“正是由于你们的敢冒风险、敢担责任,以及拼尽所有努力的精神才让我回到了挚爱的课堂!”

  医者仁心——“患者将唯一的那颗心脏都放心地托付给我们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用生命去认真对待呢”

  不管是领导、同事,还是病患家属、值班护士,总会在深夜的心外科监控室看到肖颖彬的身影。

  仔细盯着病床上的监护仪,然后端详一会儿病人的体貌,不时翻看一下床前的血气分析单,听诊后还不忘给病人盖好被子、掖掖被角,然后再若有所思地向下一个病床走去。

  肖颖彬“夜探病房”的习惯,心外科护士长刘晓莉已经看了快30年。“凌晨是病人术后的关键点,如果这个时候能去把把关,就会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点。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”

  肖颖彬觉得,这是一名医生对病人的责任。优秀的医生,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,更要有悬壶济世的人道精神和兼济天下的人文关怀。

  一次门诊结束,身患颈椎间盘突出的肖颖彬几乎抬不起头来。刚走出科室门,迎面碰到一个嘴唇发紫的小男孩,“我们从贵州跑过来,号挂完了,也没那么多钱,等不到下周您的门诊,您看能不能……”一手抚着脖子,肖颖彬立刻闪身把一家三口让进了门诊室。

  像这样“不挂号”的求诊,对肖颖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。更让心外科副主任马瑞彦揪心的是,犹如零件加工般的“连轴转”手术。

  “肖主任白天一个大手术就可以做到傍晚,常常吃过晚饭再回来守病人。”马瑞彦说,“夜里还经常有急诊手术病人,他站在手术台上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情。”

  “患者将唯一的那颗心脏都放心地托付给我们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用生命去认真对待呢?”肖颖彬说。

  肖颖彬和他的心外科团队,从来不收红包。后来,他又索性劝说患者连锦旗也不要送:“一个锦旗,少说也要一两百元,这些钱可能就是好多贫困患者几天的饭钱!”

  多年来,肖颖彬所在的科室,坚持开“阳光处方”,动“阳光手术”,药品收入占毛收入比例一直控制在18%以内,远低于国家卫计委对三甲医院要求的标准。

  老师、农民、工人……很多肖颖彬医治过的患者,成了他一生的朋友。科室内本用来查找不足的“意见墙”,变成了患者表达心意的“感谢墙”……希望和生机,温暖和亲情,肖颖彬倾心为他的病人创造了一个充满爱意的纯真世界。(院办摘自新华网)